在之前的PICO遊戲佳作賞析系列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如同教科書一般的VR解謎遊戲系列「紅色物質」。
那麼在VR一體機上,還有沒有什麼同類型的遊戲可以與之一較高下呢?答案自然是有的,這就要說到今天這款被稱作『全球解謎遊戲標桿大作』的「迷室VR」了。
遊戲基本信息:
遊戲名稱:迷室VR《The Room VR: A Dark Matter》
開發商:Fireproof Games
遊戲發售時間:2020年3月26日
上線PICO時間:2023年2月23日
PICO商店價格:89.9元
「迷室VR」是由知名遊戲開發商Fireproof Games制作的VR解謎遊戲。
遊戲背景設定在1908年的倫敦,玩家將扮演一名警探,調查發生在這裡的一系列神秘事件。
遊戲包含多個場景,每個場景都有著獨特的佈局、道具和機關等,玩家需要通過觀察和思考,才能夠找出線索、解開謎題,最終揭露真相。
從一騎絕塵再到一脈相傳
2013年8月29日,Fireproof Games在蘋果iOS平臺推出了他們的第一款迷室系列遊戲「迷室《The Room》」。
這部作品最開始在國內被譯為「未上鎖的房間」:與其他密室解謎不同,遊戲中的玩家並沒有被困在某個房間裡,而是要在這個房間裡追尋秘密。
遊戲發售後不到半年銷量便達到了140萬份,在多個類別的排行榜上名列最暢銷遊戲之一,作為一款僅在移動端上發佈的解謎遊戲可謂一騎絕塵。
在這部作品中玩家主要通過不斷探索一個謎盒來揭開收到的書信上的秘密,玩家解謎的過程就是通過各個步驟來打開盒子的全部機關。
同時玩家還會得到一副特殊的目鏡,玩家通過使用目鏡不同的鏡片,可以在遊戲中實現不同的功能,並看到一些平時看不到的線索。
而這一設定在之後幾部作品中也傳承了下來,無論發生什麼不可思議的事件,都有這樣一副目鏡陪伴主角破解各種謎題。
而到了「迷室VR」這一代,目鏡已經不僅僅是觀察工具了,戴上目鏡後主角甚至可以看到各種機械的內部結構,甚至縮小身體進入到機關當中。
到了這個階段,目鏡本身可以說就是一種超能力。
當然該系列一貫傳承下來的除了主角的目鏡,還有每一作在商業上的成功。
「迷室VR」在綜合評分網站Metacritic上獲得了『普遍好評』的評價以及78/100的評分,同時拿下了Oculus『頂級冒險遊戲』、Polygon『2020年最佳遊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VR』、Steam『年度VR』、IGN『最佳VR遊戲』等重量級獎項。
蔓延的神秘氣息
說回「迷室VR」的遊戲內容,遊戲本身有著不輸「紅色物質」的優質畫面,而且全程氛圍略帶一絲神秘與詭譎,有的場景設計甚至頗有一種克蘇魯的味道。
遊戲一開始,玩家位於倫敦的一家名為佈魯姆博利的老舊警局內。
市內剛發生幾起失蹤案,玩家作為警探正在進行調查,然而此時幻燈片突然無緣無故開始播放,證物室裡爬出了詭異的藤蔓,一封神秘的信憑空出現並給予了玩家線索。
很明顯,有超自然現象試圖介入玩家的調查。
而這之後的場景,無論是博物館內的考古實驗室,寂靜肅穆的教堂、還是女巫的小樹屋,每個場景都彌漫著超自然與神秘學的氛圍。
例如在小樹屋內,除了要接觸一些奇特的占星魔法,玩家還要用魔女的材料制作一鍋藥水,並借由藥水再變出神奇道具。
諸如此類的奇特體驗在遊戲中隨處可見,加上古老而遙遠的時代背景,顯得遊戲進程更加難以預測。
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黑暗和觸手都可以被稱為克蘇魯,這是一個典型誤區。
克蘇魯最核心的是那種無法描述、難以言說的恐懼。
在本作中,玩家全程都在與不知是何物的神秘力量對抗,那些失蹤的人究竟經歷了些什麼也隻能從偶爾浮現的幻影中略窺一二。
直到最後的場景,玩家需要在一個古墓裡阻止被召喚出來的古神,這時與未知對抗的克蘇魯味道才顯露真身。
總體來說,「迷室VR」將克蘇魯元素悄無聲息的融入到遊戲的場景和故事中,給玩家帶來了非常獨特的視覺和心理體驗。
如果是了解克蘇魯神話的玩家,在玩到某些場景的時候可能會有熟悉的感覺。
在遊戲裡尋求真實並沒錯
比起一般的解謎遊戲,本作的畫面非常精細,細節處理非常到位。
在遊戲中,玩家可以看到各種物品和機關,每一個物品的紋理都非常清晰,每一個細節都非常精細,所有能夠拿起來的道具都經得起仔細查看,物品拿在手裡會有明顯的重量感。
尤其是在教堂這一章節,我個人認為是畫面最考究的章節。
無論是教堂屋頂上的旗幟還是擺放的雕像,都有著非常細膩的質感和明暗處理。
墻壁、地面、柱子等物品的紋理也都十分精細清晰。
同時,教堂內部的裝飾也很講究,例如玻璃窗、管風琴等都十分真實,連復雜的內部結構都進行了還原。
說到真實,本作裡的各個地方都顯示出制作組做事認真的態度。
例如遊戲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環節是需要玩家在博物館裡拉出來一口古老的棺材,並且要打開棺材調查其中的木乃伊。
不得不說在發生過神秘失蹤事件的空間內進行調查,還要打開一口裝有屍體的棺材,這些帶給我的心理壓力非同小可,聽著遊戲背景音裡的滾滾雷聲,無數次我都想要放棄。
而且遊戲十分貼近現實,從打開兩側的滑門到打開棺材蓋,每個步驟都十分真實。
例如棺蓋並不能使用神力一口氣直接打開,而是要借助滾輪和繩索一點點慢慢拉開。
我想如果不是制作組特意調查過歷史資料,肯定是沒辦法把現場還原得如此到位的。
對於本作而言,玩家只要進入遊戲,很快就會愛上其細膩的操作手感和精巧的機關謎題,並且對解謎過程充滿了期待。
這也是讓我可以說是『馬不停蹄』通關了本作的核心原因。
Fireproof Games和迷室
Fireproof Games是一家由六名開發人員組成的英國遊戲公司。
起初,他們是另一家遊戲公司Criterion Games的開發人員,曾參與制作知名賽車競速遊戲系列「極品飛車」。
不過在此之後他們退出Criterion Games,並於2008年9月成立自己的小團隊,開始向其他開發者提供美術外包服務。
2012年Fireproof Games決定制作自己的遊戲,當時隨著iOS遊戲市場逐漸擴大,他們便有意制作移動端遊戲也就是手遊。
當然,還有一個更現實的理由是他們發現開發主機遊戲或PC遊戲的成本太高,而手遊的成本更低一些。
Fireproof Games聯合創始人巴裡·米德《Barry Meade》曾表示,他們認識到那些擁有主機及PC遊戲開發經驗的團隊並不總能制作出非常優秀的手遊,他們往往隻是簡單移植或克隆現有的遊戲。
『我們的目標是盡其所能制作最好的iOS遊戲,而不僅僅是制作一款主機遊戲的iOS移植版』
最初「迷室」隻是一個小項目,他們甚至沒有動用工作室的全部人員去開發,大部分人依舊進行著外包工作。
不過在見識了「迷室」在其iPad版本發佈的第一周就實現了收支平衡之後,Fireproof Games便全身心投入到「迷室」系列的制作之中。
現在回想一下,當初他們能把目光從時下主流的主機和PC上移開而專註於手遊的開發,便證明這是一支擁有試驗與冒險精神的團隊。
而這也就不難理解他們為什麼會選擇在VR平臺發佈他們的系列新作了。
事實上,幾年前Fireproof Games就曾制作過一款名為「歐米茄特工《Omega Agent》」的VR遊戲。
遊戲的制作過程十分愉快,這也讓他們一直想找機會再制作一款VR遊戲。
而且這幾年時間裡,他們也無數次聽到有粉絲希望他們制作VR版本的「迷室」,因此他們也一直等待著最佳時機的到來。
有趣的是,就算平臺從移動端變成了VR,Fireproof Games的理念也從沒改變。
他們不想隻做某一平臺的移植版,他們要做專屬於一個平臺、能發揮這個平臺全部優勢的遊戲。
米德也曾表示,如果不能開發一個平臺載體的全部功能,那就毫無意義。
於是,繼承著制作組的心血和玩家的期待的「迷室VR」誕生了。
結語
其實比起VR平臺的其他遊戲,我對「迷室VR」確實更偏愛一些,因為算起來我也是「迷室」系列的老玩家了。
從小學起就對密室解謎遊戲情有獨鐘的我,依稀記得第一次在手機上玩到「迷室」的時候被所有東西都能翻來覆去調查的手感所震撼,以至於近十年後當我在PICO商店看到它時感到十分激動。
而事實上,這款遊戲也以極高的質量回應了我的期待。
整體而言,「迷室VR」是一款非常出色的VR解謎遊戲。
從美術設計、遊戲機制、音效以及克蘇魯元素的運用等諸多方面都表現出非常高的水準。
遊戲中的驚悚元素與解謎元素完美融合,並巧妙融入到遊戲的故事和場景中。
在近五小時的遊戲體驗中,我相信玩家一定能夠獲得與眾不同的驚喜。
「93913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