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去 『元宇宙』開始後撤。

上周,騰訊對外宣佈,騰訊遊戲XR業務將變更硬件發展路徑,並對相關業務團隊進行調整。

據悉,騰訊將為受影響員工提供2個月過渡期,並優先安排轉崗面試和外部推薦機會。

無獨有偶,上周,針對外界傳出的『字節跳動旗下PICO業務大裁員』的消息,字節跳動向21世紀經濟報道回應稱,『大裁員』信息不實。

不過,PICO近期確實進行了一輪組織優化,但整體比例不高。

而且此次調整僅涉及部分業務,屬於公司正常的組織架構調整,不會影響到業務的正常運行。

盡管兩家公司的情況各不相同,但『調整』『優化』背後,都意味著裁員以及業務的戰略收縮。

事實上不隻是騰訊和字節跳動,去年底以來,國內外的多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均對旗下VR、XR等元宇宙相關業務進行了調整。

這種變化,也與元宇宙的熱度保持了同頻。

過去幾年,『元宇宙』概念火熱至極,很多企業紛紛跟進,甚至還有公司選擇更名以表達All In元宇宙的決心。

但如今,當紅的概念是ChatGPT,風頭已經蓋過元宇宙,當潮水退去,市場回歸理性,此前激進前行的元宇宙業務,也要開始後撤一步。

短命的騰訊XR

時間如果回撥到半年前,市場看到的其實是騰訊面對XR業務的雄心壯志。

2022年6月20日,騰訊集團通過內部郵件宣佈,在IEG《互動娛樂事業群》下成立XR業務線,負責XR業務戰略規劃和執行落地。

這是一次由騰訊總辦討論決定的戰略佈局,甚至早在幾個月以前,該部門就已經在騰訊內部廣撒英雄帖,開放的崗位更是超過40個,覆蓋內容生態、運營、技術研發等方向。

有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騰訊XR業務線的規劃是對XR領域進行全鏈路佈局,包括軟硬件以及行業生態。

實際上,對於該部門的設立,外界普遍認為是順理成章。

因為早在兩年前,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就提出,『隨著VR等新技術、新的硬件和軟件在各種不同場景的推動,我相信又一場大洗牌即將開始。

就像移動互聯網轉型一樣,上不了船的人將逐漸落伍』。

所以當時來看,騰訊內外都對這個XR業務線寄予厚望。

而這份重任,落在了沈黎肩上。

資料顯示,沈黎於2013年加入騰訊,在負責XR業務線之前,擔任的騰訊NExT工作室總經理一職。

而NExT是『New Experience&Technology』的縮寫,也意味著對新體驗和新技術的探索。

但是在XR業務線成立後的半年裡,各種變量的湧現,打亂了騰訊原有的佈局,也讓這個高調亮相僅半年的業務,不得不開始做出調整。

一個變量是沈黎的離職。

2022年11月,在XR業務線成立僅5個月時,沈黎便宣佈離職,並表示是由於個人原因。

當然,對於沈黎離職的真正原因,外界也是眾說紛紜,但無論如何,一個新團隊在如此短的時間裡便變更一號位,都極不正常,對於業務的發展也必然帶來一定影響。

另一個重要變量是,對黑鯊手機收購的終止。

有知情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原先騰訊是計劃通過收購黑鯊來自建XR硬件生態。

但隨著該收購項目停止,這條路徑也被迫改變,包括此次官宣的『變更硬件發展路徑』,也與此有關。

不過,在騰訊官宣XR業務線的調整之後,一位接近騰訊人士透露,騰訊並未放棄探索XR,仍會考慮其他發展方向。

然而,經過此番折騰,騰訊不放棄探索XR或不假,但相信也很難再像去年6月那樣對XR業務高舉高打了。

難啃的VR市場

與騰訊XR業務線『胎死腹中』不同,字節跳動旗下PICO的調整,更代表著當下VR行業面臨的困境。

2021年,字節跳動斥巨資收購來的PICO,近兩年已經成為國內市場份額占比最高的VR設備廠商。

去年9月,PICO發佈了新一代VR一體機PICO 4,這是其被字節跳動收購後進行的首秀,也是首款融合了PICO與字節跳動各方面能力的產品。

當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PICO總裁周宏偉對於PICO未來的發展釋放了較強的信心。

他說,過去作為創業公司,要拓展全球的海外市場需要很多能力和投入,但當時的PICO是不具備的。

而在加入字節跳動的第一年,PICO團隊規模便實現了數倍增長,這也讓其有了足夠的人力。

周宏偉當時稱,PICO 4是PICO真正意義上開啟全球市場的一款產品,未來,PICO也將堅持做全球化的消費市場。

另外在國內,PICO也計劃佈局線下渠道,在周宏偉看來,VR設備是強體驗產品,通過設立線下體驗場景,可以加速消費市場對VR設備的認知。

得益於各方面的快速發展,2022年,PICO設定了100萬臺的出貨目標,對於PICO 4,PICO團隊則設定了更加激進的目標。

但是,從市場統計數據來看,PICO並未完成2022年的目標。

有接近PICO的人士向記者表示,過去兩年,PICO在營銷、流量和品宣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資源,也換來了一定的用戶規模,但仍未達預期,而在整個集團去肥增瘦的戰略下,這種投入產出比較低的方式則很難持續下去。

過去幾年,火熱的『元宇宙』讓很多業內玩家樂觀地以為VR設備的春天會加速來臨,但事實卻非如此。

行業調研數據也顯示,經過多年的早期鋪墊,VR設備已經顯現出較為明顯的『消費級趨勢』,但仍處在跨越鴻溝的關鍵節點。

換句話說,只要這道鴻溝還未跨越,VR設備的爆發就仍需要等待。

至於VR設備距離成為真正的消費級產品還差些什麼,多位受訪的VR業內人士均表示,一是軟硬件產品的體驗仍有待提升,二是VR設備價格還需進一步下降。

PICO一位副總裁曾表示,VR內容生態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去努力,尤其是產能規模,還不夠大也不夠集中。

其舉例說,中國市場傳統長視頻的年產量約為5萬小時,而優質VR視頻每年的新增產能還不到20小時,所以VR行業的產能還沒有被激發。

如何吸引更多用戶購買VR設備,以及如何讓購買了VR設備的用戶持續使用,這都是VR行業擁抱消費級市場之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包括VR在內的元宇宙,仍是一個需要長期培育的業態,而投身其中的企業則要調整好姿態,用更可持續的方式做好長期投入的準備。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