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的紮克伯格宣佈,Facebook將改名為Meta。
紮克伯格解釋更名的理由:『下一個平臺將更加身臨其境,這是一個實體化的互聯網,你不僅可以看到它,還可以在其中體驗。
我們稱之為Metaverse,元宇宙,它將觸及我們構建的每一個產品』
Facebook看好『元宇宙』,甚至引爆了A股『元宇宙』概念股。
實際上,『元宇宙』並非一個新的概念,而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早已出現了這樣的場景,比如說《阿凡達》《頭號玩家》等,它實際上是下一代互聯網的一個狀態。
Meta的概念來源於古希臘
邁錫尼文字
紮克伯格展示了公司的新名稱meta,其實,這個詞已經存在4000年了。
古希臘的線性文字B(LinearB)就出現了μετα《書寫為meta》,通常作為前綴使用,意思是『之後』、『除外』、『伴隨』和『其中』,另外,meta這個詞也包含著『超越』、『毗鄰』和『自我』的含義,就連紮克伯格自己都承認,Meta這個詞的靈感並不是來源於Metaverse而是來自於希臘語的『超越』。
為古希臘的詞典中創造這個詞的是伯羅奔尼撒半島邁錫尼人,而邁錫尼則是古希臘英雄時代的尾聲。
在柏拉圖描述的古代史中,人類經歷過幾個時代:黃金、白銀、青銅、英雄和黑鐵時代。
在古希臘神話中,邁錫尼人又與特洛伊戰爭以及美女海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海倫原本是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的弟媳,被特洛伊王子帕裡斯拐走,邁錫尼人不堪其辱,發動了特洛伊戰爭,直接造成了英雄時代的毀滅。
從這個結果來看,Meta是古希臘英雄時代的一個終結,也是新時代的原點。
創造Meta這個詞的邁錫尼人也的確是超越了時空的存在。
幾年前,哈佛大學有遺傳學家進行過研究,發現邁錫尼人就是現代希臘人的祖先,現代希臘人是從青銅時代開始一脈相承下來的。
眾所周知,古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對於西方社會和思想有著深刻的影響。
Metaverse曾被叫做『超元域』
在紮克伯格『Meta』的概念出現之後,立刻就有人將metaverse翻譯成了『元宇宙』,而且溯源到了這個概念的來歷。
這個概念最初來自於科幻作家史蒂文森1992年創作的科幻小說《雪崩》,意指在共享的線上世界,使用者能夠互動,甚至在虛擬世界中生活、工作。
但星雲獎獲獎者、四川大學中國科幻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薑振宇博士認為,Metaverse被翻譯成『元宇宙』並不能完全表達詞語所想要提出的一個狀態:『在一些情況之下,meta的確被翻譯成了元,比如說元語言、元寫作什麼的,元素的元也是這個意思,這些情況下,這個詞是本質性、根源性的含義。
但元宇宙的元指的不是這個』
薑博士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實際上,最開始的科幻小說裡,Metaverse這個詞被翻譯成超元域』
實際上,首次出現Metaverse這個詞的《雪崩》早在2009年就獲得了出版,而譯者郭澤則是將其翻譯為『虛擬實境』。
《雪崩》的內容簡介中有這樣的文字:『在小說中,斯蒂芬森創造了一個並非以往想象中的互聯網——虛擬實境《Metaverse》,而是和社會緊密聯系的三維數字空間,與現實世界平行,在現實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絕的人們可以通過各自的‘化身’進行交流娛樂』
『元宇宙』其實是下一代互聯網的狀態
在薑博士看來,『元宇宙』其實講的是未來人們在全面信息化生活中的一個狀態:『元宇宙從遠景來看基本上是下一代互聯網的狀態。
我們現在雖然肉身還在線下,但是一般的工作時間和生活娛樂時間可能有一半以上都是在互聯網上。
那麼元宇宙可能會達到類似的狀態』
互聯網現在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比如隨處可見的二維碼。
元宇宙可能讓互聯網《或者VR AR》這些『浮現』在生活上。
『我們現在接觸互聯網主要還是依靠各種屏幕,或者各種‘黑鏡’。
它有點亮屏幕,然後進入互聯網的一個接入的過程。
我們現實生活和互聯網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界面’。
元宇宙主要是讓這樣的界面變得不可見了,你不需要先掃碼才能夠看見菜單,也不需要掏出手機才能夠知道一些基本的信息,這些都會集成在你的VR或者AR設備上面。
這個時候唯一阻止信息跟你進行接觸的,隻有你自己的眼睛而已』
雖然『元宇宙』未來的願景很美好,但目前在幾方面的技術上還有比較大的瓶頸:『比如說AR眼鏡,比如說你自己的眼睛很容易就生理疲勞了,5G在這方面的應用也還沒有特別成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