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概念火熱,並已逐步走向產業謀劃和場景應用,大量企業躍躍欲試,許多地方搶先佈局。
據統計,目前國內在建和建成的元宇宙產業園、基地、聚集區、先行區已超過18家,頒佈支持性政策的地區超過30個,出臺的元宇宙專項政策超過20個。
分析已出臺的政策不難發現,這些政策涵蓋園區建設、技術研發、人才配套、資金扶持等多個方面。
例如,廣州南沙區發佈『元宇宙九條』,提出對有重大科技創新支撐作用的元宇宙科研平臺給予資金支持,對元宇宙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免租場地。
這體現了各地搶抓發展機遇、搶占市場先機的敏銳嗅覺,有利於形成『百花齊放』的良性競爭格局,最終促進中國在元宇宙藍海中搶得先機、贏得主動。
在點贊幹事熱情的同時,也有必要給予理性提示。
元宇宙產業雖『香』,現階段卻不一定適合所有地區,要警惕頭腦發熱式的跟風和脫離實際的大幹硬上。
一個新賽道的出現意味著新機遇,但也伴隨著風險,在沒有充分論證項目是否符合自身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是否能與上下遊產業形成互聯互通、是否能較好融入自身發展戰略的前提下,看別人上馬就頭腦發熱盲目跟風,容易產生人力物力財力浪費甚至爛尾的風險。
這並非沒有前車之鑒。
新能源產業在發展初期也出現過爭相上馬的情況,光伏、風電等在各地多點開花,最終出現產能階段性過剩的狀況。
上馬元宇宙產業不能有『撿到籃子裡都是菜』的思維。
元宇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菜』,作為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融合的載體,其蘊含著場景變革的巨大機遇。
有報告指出,未來網絡、編碼世界、虛實共生、無限算力四大技術趨勢將成為構建元宇宙的基石,至少需要VR、AR、AI、區塊鏈、邊緣計算等方面的技術支撐。
這表明元宇宙是一個人才科技高度密集、上下遊產業鏈很長的產業,需要過硬的硬件設備、強大的軟件開發能力和良好的產業生態作支撐。
特別是當前元宇宙產業還處於初期探索階段,一些技術瓶頸有待突破,現實應用場景不甚明朗,許多標準還不明晰,沒有強大的人才吸引力、高新技術聚合力和可持續的資金註入能力,難以『玩轉』元宇宙。
所以,各地在決定是否進入元宇宙賽道或以怎樣的方式進入時,要結合自身發展水平和發展定位來綜合考量。
這並非反對創新和探索,而是提醒不能盲從和蠻幹。
就算一些發展基礎較好的地區已經涉足元宇宙產業,也要有清晰的目標設計和實現路徑,是專『吃』產業鏈某一段,還是打造集『創新鏈、研發鏈、人才鏈、價值鏈、產業鏈』於一體的發展高地,是著重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還是更註重應用場景研發推廣,都應通盤考慮。
同時,國家層面和相關行業協會也應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行業治理、促進區域協作,形成產業發展合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