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佘曉晨
2022年末,持續火熱的AR賽道又迎來一筆新融資。
12月27日,工業AR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歐威爾《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後簡稱『瑞歐威爾』》宣佈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新一輪融資。
公開資料顯示,瑞歐威爾在2021年12月宣佈完成總計1.2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投資方有乾融資本和佳禾智能等。
本輪融資由西交一八九六科創基金領投。
瑞歐威爾方面表示,本輪融資將持續用於新產品的技術研發,團隊人才的儲備拓充及海內外市場拓展。
過去一年,AR賽道是投資寒冬中相對火熱的一大領域。
長城國瑞證券發佈的研報數據顯示,僅在2022年上半年,XR領域的國內融資金額同比增長67%;咨詢機構IDC也預測,2021-2026年中國AR/VR市場將以42.2%的復合增長率保持高速增。
『元宇宙』概念助推之外,政策的加持也是該賽道受到關注的一大原因。
2022年10月,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明確提出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
從AR公司的視角出發,一個不可忽視的變化是近兩年疫情產生的影響。
瑞歐威爾聯合創始人兼CEO李波在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采訪時總結稱,在實際落地的過程中,很多客戶、項目因為疫情有了不少幹擾,但疫情也催生了AR、XR等技術的需求,尤其是在生產制造和能源等工業領域,AR應用已經在個別方向上逐漸成為企業的標準化行為。
去年12月,瑞歐威爾推出了輕量級工業AR頭戴計算機moziware cimo。
經過一年時間的市場打磨,moziware cimo的應用場景涵蓋汽車、電力、石化、船海等垂直工業領域。
與此同時,To B公司往往不會『獨善其身』。
在瑞歐威爾打磨產品的同時,上下遊的公司也在『進化』,技術的進步促進產業進入了新的階段。
李波稱,從技術角度而言,當下工業AR的一大迭代方向是輕量化。
最開始,工業AR產品主要滿足一線人員基本的使用功能要求,如今開始註重重量、使用體驗和交互順暢等訴求,公司產品重量已經從幾百克減少到一百多克。
滿足上述需求既需要操作系統的提升,也需要生態軟件、合作軟件的能力,對硬件和軟件都有要求。
李波表示,過去服務他們的OEM、ODM廠商往往處於小作坊的階段,如今很多上市公司、大型制造性企業進入賽道,對於瑞歐威爾這樣的企業有一定的幫助。
與To C的AR眼鏡型產品不同,AR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需要大量專業人才深入一線、了解專家的實際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孵化出整體解決方案。
因此,應用場景的拓展就格外重要。
在技術的迭代和產品的輕量化趨勢下,近兩年工業AR的應用開始從傳統制造業滲透到2B、2C行業等新興場景,以解決企業在界面管理、巡檢、運營效率等方面的問題。
李波稱,受限於技術因素,過往很多客戶有需求,但很難找到真正可以落地的好產品,但如今進入批量化生產階段。
除了國內市場,瑞歐威爾已經在海外十餘國家建立地方團隊,過去一年,公司聯合全球合作夥伴將moziware cimo銷往包括北美、歐洲、中東、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但必須承認的是,和以往相比,國內市場上更多玩家在今年發力AR產品,創業公司面臨的競爭也在加劇。
除了工業領域,華為、OPPO等一眾手機廠商推出了消費級AR眼鏡。
李波認為,AR產業目前還是藍海,適當的競爭反而會更進一步推動市場發展。
但對於拓展至C端的規劃,瑞歐威爾目前的態度相對謹慎,『等時機成熟的時候,我們會考慮如何進入C端的市場,眼下還是要繼續專註現有市場和商業模式』李波表示。
業內普遍認為,即使XR領域重回熱潮,AR、VR的發展階段仍處於早期。
因此不難理解,對於現階段的創業公司而言,研發投入和積累客戶是比盈利更重要的事情。
李波稱,目前公司的核心關注點還不是產品利潤。
基於企業的規劃,公司會持續投入研發和市場拓展,在重點行業建立完整的產品線和服務體系,近幾年的主要考核指標是硬件出貨量,盈利不會是主要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