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劍從『VR元年』磨到了元宇宙退潮 首款頭顯終於要來了?

  距離蘋果WWDC2023正式開幕還有一周不到的時間,除了各種系統的更新外,這次蘋果很可能會發佈一款非常重磅的硬件產品,它們的首款AR/VR頭顯 ,這無疑將會對VR/AR行業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而在正式談論這款產品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聊聊在近些年我所經歷和看到的VR/AR行業發展。

  從『VR元年』到『元宇宙』退潮

  Cardboard,一個看起來非常不起眼甚至簡陋的小盒子,在裡面放上一部手機,它便成為了一款VR設備。

它並不是一款谷歌投入大量精力的產品,而是兩名工程師利用谷歌『20%時間』規定,花了6個月的時間,所打造出來這個實驗項目,但卻成為了許多人進入VR世界的鑰匙。

這款2014年誕生的VR盒子出貨量超千萬,它並不是最早的VR設備,但簡易的設計和超低的體驗門檻,成功讓世界上的很多人了解到了什麼是VR。

  2015年,Oculus Rift、HTC vive、PS VR三款重磅的消費級產品相繼登場,並在2016年正式開售,三款產品各有特色,並且從本質來說,它們都並非一套完整的VR設備,前兩款與需要擁有高性能獨顯的主機或者筆記本才能驅動,PS VR則需要搭配PS4才能使用,而且相比於前面兩款它更像是PS的一款配件。

同年,還有一款重磅級的設備發佈,微軟的MR頭顯Hololens,但它並不面向廣大消費者,而是一款企業級產品。

  除了這三款高端VR頭顯外,在那兩年,各種VR盒子(本質上和Cardboard沒啥區別)、VR一體機、VR頭顯都紛紛登場,有創業廠商初露鋒芒,也有大廠佈局加入,行業的發展幾乎是成指數增長,大量資本進入VR行業,各行各業紛紛擁抱VR這一新風口,市面上甚至有超百款設備可以選擇,各大商場湧現VR體驗店,2016年再次成為『VR元年』。

也正是在這一年,有傳聞稱蘋果將推出自己的VR或者AR設備,而這一傳7年已經過去了。

  但好景不長,VR的風雖然刮的大,但並沒有刮多久。

行業的潮水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快速退去,資本不再青睞VR,廠商欠薪裁員倒閉,各種問題紛紛湧現。

歸根結底,VR行業的大熱是資本和相關從業者帶起來的,和消費者的關系並不大。

不管是設備還是內容廠商,大都是順著熱潮而來的,並沒有太多積累和沉淀的時間,更沒有厚積薄發,市場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厚重、悶熱、眩暈等問題難以避免,內容質量沒有達到預期,用戶的實際體驗並不好,玩一兩次嘗鮮還可以,但遠沒有到可以常用的地步,更多人是有興趣但不會去購買,行業野蠻生長,但消費者並沒有準備好。

  之後的VR就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不少當年紅極一時的廠商直接消失,而成功活下來的廠商在不斷進行積累和沉淀,迭代硬件產品,做好配套的軟件系統,視頻、應用、遊戲等內容在同步跟上,一體機設備逐步成為主流。

其實和手機一樣,VR/AR也需要一套完整的生態來做支持。

直到2021年,『元宇宙』的概念大火,不少廠商開啟了佈局之路,甚至出現萬物皆可『元宇宙』,『元宇宙』元年也來了。

  『元宇宙』並不是一個新詞,它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人們在『Metavers』裡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替身,這個虛擬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是人類運用數字技術構建的,由現實世界映射或超越現實世界,可與現實世界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與VR/AR不同,它並不是一項技術,而是一個概念,它需要VR/AR、AI等技術的支持,而VR/AR設備則是『元宇宙』的重要入口,人們需要通過它們進入『元宇宙』,這一概念的大火再次掀起了一股VR/AR的熱潮。

但就像『VR元年』一樣,概念火,行業熱,但真落地又是問題,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元宇宙』已經開始有退潮的勢頭。

  2015-2016年,我差不多體驗了10多款VR設備,VR盒子、一體機、高端頭顯都有,我個人最滿意的是HTC vive,差不多有幾十小時的體驗時間,也帶身邊的朋友玩過幾次,但當他們問我可以入手嗎?我都會說再等等,玩玩可以,買就算了;2019年,參加了一個VR/AR廠商組織的飯局,廠商問大家怎麼能讓消費者更好的了解它們的產品,而幾家VR媒體朋友則感嘆,像他們這種能堅持到現在的都是對VR/AR的真愛;2021年,『元宇宙』這個詞隨處可見,但作為一名互聯網從業者,卻沒有真正的去感受和體驗,到底什麼是『元宇宙』。

其實講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蘋果的VR/AR設備將會在這樣的一個背景和環境下發佈。

  連年曝料+瘋狂暗示,這次真的要來了?

  從『VR元年』就開始傳出蘋果要做VR/AR頭顯設備,之後基本每年都會有點消息,而今年除了曝料外,官方的一些預熱和宣傳似乎也都對這款設備的到來進行了暗示。

這次活動的主題為『Code new worlds』,中文翻譯為『碼出新宇宙』,這不免讓大家想到『元宇宙』這個概念。

而且之前的曝料稱其頭顯設備會運行 xrOS,這個標語可能是對全新軟件平臺的暗示,讓開發者們基於面向頭顯設備碼出一個新宇宙。

  除此之外,這次海報上的多條彩色線條,非常像菲涅爾透鏡,它被廣泛應用在VR頭顯上,之前的曝光中有提到蘋果的頭顯設備也會用它。

還有就是這次發佈會邀請了位VR/AR領域的記者和創作者參加,同樣是暗示它們會在這一領域發佈產品。

盡管有各種解讀或者暗示,但目前依然沒有任何關於蘋果發佈頭顯設備的實錘。

  至於產品的配置和設計,消息也並不多。

根據之前的曝光,蘋果打造的是一款MR設備,將VR和AR進行了融合,既能進入虛擬世界,又能看到真實世界。

它會配備2塊1.4英寸的Micro OLED屏幕,據說是來自索尼,像素密度為4000PPI,亮度可達5000尼特,這將會給用戶帶來非常好的視覺體驗。

同時它會搭載M2處理器,配備非常多的攝像頭和傳感器,來捕捉和追蹤使用的動作和表情等,運行xrOS系統。

  我和很多人一樣都對蘋果的頭顯產品抱有很大的期待,見證繼iPhone之後又一款顛覆性產品的誕生,但至少目前的消息還無法讓我興奮,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到底是『王炸』產品顛覆行業,還是繼續『跳票』厚積薄發,下周見分曉了。

  另外,我個人還有一個猜想,蘋果在WWDC2023上確實會帶來頭顯相關的產品,但很可能是面向開發者們xrOS系統,硬件設備則是預告一下,然後繼續完善軟件生態,等到秋季發佈會再正式發佈。

再退一步說,據說它的產品定價是3000-4000美元,如果真是這樣,那大概率是一件面向開發者的企業版產品。

  蘋果頭顯難成下一個『iPhone』

  蘋果在很多硬件產品上並不是先驅者,而是等技術走向成熟和市場達到一定規模,找到一個非常好的『進場時機』來收割市場。

如果它們真的在今年發佈了頭顯設備,那在我看來,它的『進場時機』是有點偏早。

  相比於『VR元年』,目前相關技術在逐步成熟,在很多行業裡都有著不錯的應用和落地,軟件生態和內容建設在逐步完善,但產品普及度相比於iPhone誕生時的手機行業有著天壤之別,並沒有那麼大的市場空間和消費者基礎,手機是從非智能轉向智能,而頭顯更多的是從無到有,門檻要高很多。

所以蘋果頭顯即便現在真的來了,它很難成為下一個『iPhone』,在顛覆行業的同時又收獲市場,前者是它們自己甚至友商都希望看到的,而後者則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蘋果的頭顯可能難以復刻當年『iPhone』的成功,但行業內確實需要一款如當年『iPhone』的產品,有成功經驗的蘋果便是最可能做到這件事的廠商,去顛覆這個行業,加速市場發展,為其它廠商當一個風向標,就像當年手機那樣,指引大家朝著怎樣的方向去發展和努力,尤其是軟件生態上,這應該是目前蘋果最擅長的事情,就像很多人一直選擇iPhone的原因是iOS系統,而並非是它的硬件。

  寫在最後

  最後來聊聊我對VR/AR未來的暢想,我接觸到相關的東西應該是在《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這部動漫裡,柯南和小夥伴們進入一個蛋形的裝置,穿越到了福爾摩斯的時代去破案;大學時則看了一部名為《刀劍神域》的動漫,在裡面帶上頭盔便可以遊玩一款VRMMORPG遊戲,當時覺得這應該就是我能想到的未來RPG遊戲的終極形態,在遊戲裡基本上就是帶了奇幻色彩的現實生活。

這兩部動漫中都加入了沉浸式VR體驗的元素,《刀劍神域》的一部劇場版中甚至還引入了MR,不過當時我對VR、AR、MR這些並沒有概念,直到工作時真正接觸到時才發現,這些都是作為人類的我們對未來的暢想,不過雖然距離比較遙遠,但這並不代表無法實現,畢竟在大哥大還是奢侈品時,也沒人會想到手機上的屏幕可以折疊。

  而往近一點看,斯皮爾伯格在電影《頭號玩家》中所描繪的世界似乎是VR發展的下一個階段,裡面出現的頭顯、反饋手套、萬向跑步機等等裝備在現實世界已經能夠看到了,可能體驗上有差距,但方向上基本是一致的,很多想象中的東西正在逐步走進現實生活。

聚合標簽:

相關產品

2147461545

網友評論

發佈

分類 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