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VR、AR、機器人 智能技術重塑教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董靜怡 上海報道

智能化加速滲透入教育行業,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虛擬現實等技術正在推動教育新基建發展。

隨著技術成熟疊加場景需求旺盛,智能教育迎來快速發展。

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教育硬件行業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237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2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2.5%,增速明顯;預計中國智能教育硬件行業將於2022年突破490億元規模,並於2026年市場規模達到82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0.9%。

在近日舉辦的上海國際消費電子技術展上,亮風臺《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教育業務負責人王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可以在教育中提升效率,並能在一些場景下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以亮風臺所從事的AR業務為例,AR技術的引入,可以使得教育中涉及實操的部分以虛擬的方式進行,學生在這個場景中能夠實現一些探究式的學習,從而更好地與理論銜接。

這在重視實訓的職業教育中則需求更為廣泛。

王屹觀察到,近兩年,這方面的需求越來越旺盛。

疫情之下,AR技術輔助了無法現場完成的教學,與此同時,它可以將稀缺的教育資源轉化為數字資源標準化地發佈在教材或者設備上,從而覆蓋更多的學生,由此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許多學校和老師也開始願意將這種虛擬仿真的AR/VR技術用在教學裡』王屹表示。

滲透逐漸加深的背後離不開政策的支持。

2021年7月,教育部《關於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深入應用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發揮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作用,推動教育數字轉型;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助力提升教學能力、優化教師管理。

在該政策指導下,教育系統加快建設基於人工智能等高新信息技術的教學設施,以此提高教學質量。

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強調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互聯網+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

教育領域的數字化改革進一步加速,智能教育行業增速明顯提高。

軟銀機器人《上海》亞太區高級上午經理章文達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政府端各類政策扶持的影響下,該公司的人形機器人在教育端落地較為容易,除了作為豐富課堂的教具,還可以作為科研平臺和競賽平臺。

據他介紹,軟銀機器人與中國浙江省進行合作,引進2000臺pepper機器人,目前已經覆蓋浙江省的269所學校。

盡管智能化已經在教育行業中逐漸滲透,但仍處於初級階段,智能教育硬件設備還存在一些問題。

有從事教育行業的相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前一些對技術要求更高的硬件設備仍普遍存在不夠智能、不夠實用的現象,有時甚至無法起到對教學效率的提升作用;其次,因為行業壁壘,部分技術無法與教育深度融合,導致無法將技術價值最大化。

對此,王屹也有類似的感受,他表示,技術標準化輸出的可能性不高,受學科內容、教師教學習慣等多方影響,存在大量定制化的工作,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挑戰;而在學校端,對於如何使用該技術並沒有明確思路,雙方之間想要達成合作,往往有很多的細節需要討論。

這還需要從事智能教育的企業在技術和內容上進一步發展,也需要學校端加大對智能技術的應用與普及。

頭豹研究院《2022年中國智能教育硬件行業研究報告》中提及,在未來,智能教育硬件將不斷通過技術迭代、數據積累、算法完善,真正成為『血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流動起來,讓傳統的智能教育產品『活』起來。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類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