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簡稱VR》,是由美國VPL公司創建人拉尼爾《Jaron Lanier》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
其具體內涵是:綜合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和各種現實及控制等接口設備,在計算機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中提供沉浸感覺的技術。
其中,計算機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稱為虛擬環境《即Virtual Environment,簡稱VE》。
虛擬現實技術實現的載體是虛擬現實仿真平臺,即《Virtual RealityPlatform,簡稱VRP》。
VR《虛擬現實》技術可廣泛的應用於城市規劃、室內設計、工業仿真、古跡復原、橋梁道路設計、房地產銷售、旅遊教學、水利電力、地質災害、教育培訓等眾多領域,為其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對於大部分用戶而言,VR虛擬現實畢竟還算是一個新鮮事物。
為了幫助大家更快認識它,我們這裡挑選了幾個較具代表性VR專業術語,看完這些,你也就算是入門了。
從事IT或智能互聯網科技領域的語言翻譯工作,不一定要像專業工程師那樣精通,但是有一些知識結構是很有必要的。
1、頭顯《Head Mounted Display》
頭顯,全稱頭戴式顯示器,或者HMD,這個術語你到處都能聽到。
簡而言之,就是為用戶提供VR體驗的硬件。
HMD有不同的形式,VR頭盔、VR眼鏡等。
通過頭顯看到的景象會讓你從VR體驗中獲得快感。
2、頭部追蹤《Head Tracking》
實際上指的是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以追蹤用戶的頭部運動,然後根據記錄的數據移動放映的圖像,使其可以與頭部運動的位置相匹配。
簡而言之,如果你戴上Oculus Rift,頭部追蹤就是當你的頭部向左、向右、向上或向下看時,你可以看到頭顯中這些方向的場景。
3、刷新率《Refresh Rate》
如果你在看電視,亦或者在虛擬現實體驗中,你會看到一系列圖像。
刷新率就是這些圖像以怎樣的速度更新。
高刷新率會降低延遲,即會降低模擬暈動症的出現,同時還意味著玩家將獲取更為靈敏的體驗。
當然你肯定想要達到60幀每秒以上的刷新率以獲得最佳體驗。
4、延遲《Latency》
如果你曾體嘗試過VR體驗,你可能會注意到當你轉動你的頭部時,你所看到的屏幕內容可能會跟不上,這就是延遲。
這會帶來不舒適的感覺,因為這一切在真實世界是完全不存在的。
這種圖像的延遲是常被用戶用來抱怨某些VR體驗,因各種原因沒有達到標準,也是對VR技術的一個衡量標準。
5、模擬器暈動症《Simulator Sickness》
模擬暈動症是由大腦和身體所處理的信息不一致所引起的。
人通過聽覺、視覺、觸覺來獲得外界環境的信息。
經過長期的進化,人類的各種感覺器官是高度協調合作的。
人們在體驗虛擬現實的過程中,想要做飛行或跳躍的動作,對於許多人,這是一個不好的想法。
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產生暈動症。
對於開發者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開發者需要弄清楚如何使人們移動而不會使用戶產生模擬暈動症。
6、視場 Field of View
縮寫為FOV,視場是VR可視區域的度數。
具有一個更高的視場尤為重要,因為它有助於用戶在VR體驗中擁有高度的沉浸感。
人眼正常的視場角約為200°。
所以,視場角越大,人所體驗到的沉浸感越強。
7、寬高比 Aspect Ratio
即你的觀看屏幕寬度和高度的比例。
它會影響VR世界如何成像以及圖像是否變得扭曲,最終的觀感取決於合適的像素。
8、數據手套 Data Glove
也被稱為有線手套,其中塞滿精密的傳感器,當你玩VR遊戲時,傳感器會與電腦聯通,雙手運動和手勢引導你穿越VR環境。
9、運動臺 Motion Platform
你站在運動臺上面,它會根據VR世界中的情況,讓你在現實中對應地動起來。
就是把你甩來甩去。
你可能會看起來很搞笑,但體驗特別真實。
你應該在電影院大廳見過這種東西。
10、VR社交 Social VR
對於VR社交,facebook的CEO紮克伯格這樣解釋道:『很快我們將生活在一個世界裡,不管你身在何處,都能夠分享和體驗整個場景,』紮克伯格表示,『想象一下,只要你願意,你就能夠在篝火面前坐下來,和朋友出去玩,或者在私人影院看電影。
想象一下,只要你願意,你可以在任何地方舉行小組會議或者活動,這所有的場景很快都將成為現實。
11、近眼光場顯示器
由NVIDIA研發的新型頭戴顯示設備名為『近眼光場顯示器』(Near-EyeLightFieldDisplays),其內部使用了一些索尼3D頭戴OLED顯示器HMZ-T1的組件,外圍結構部分則是使用3D打印技術進行制造。
近眼光場顯示器采用焦距為3.3mm的微鏡頭陣列來取代以往同類產品中所使用的光學透鏡組,這樣的設計成功將整個顯示模塊的厚度由40mm減少到了10mm,更加便於佩戴。
同時配合使用NVIDIA最新的GPU芯片進行實時光源光線追蹤運算,將影像分解成為數十組不同的視角陣列,然後再通過微透鏡陣列重新將畫面還原顯示在用戶的眼前,從而使觀賞者能夠如同身處真實世界中一樣,通過眼睛來從不同角度自然觀察立體影像。
由於近眼光場顯示器能夠通過微透鏡陣列重新還原畫面中環境,因此隻需要在GPU的運算過程中加入視力矯正參數,便可以抵消近視或遠視等視力缺陷對觀看效果的影響,這意味著『眼鏡族』們也可以在裸眼狀態下利用這款產品享受到真實清晰的3D畫面。
12、HMD
頭戴式可視設備《HeadMountDisplay》頭戴虛擬顯示器的一種,又稱眼鏡式顯示器、隨身影院。
是一種通俗的叫法,因為眼鏡式顯示器外形像眼鏡,同時專為大屏幕顯示音視頻播放器的視頻圖像的,所以形象的稱呼其為視頻眼鏡《videoglasses》。
視頻眼鏡最初是軍事上需求和應用於軍事上的。
目前的視頻眼鏡猶如當初大哥大手機所處的階段和地位,未來在3C融合大發展的情況下其將獲得非常迅猛的發展。
13、基於圖像的實時繪制技術
基於圖形繪制《ImageBasedRendering,IBR》不同於傳統的幾何繪制方法,先建模型,在定光源的繪制。
IBR直接從一系列圖形中生成未知角度的圖像,畫面直接進行變換、插值和變形,從而得到不同視覺角度的場景畫面。
14、語音識別技術
語音識別技術《AutomaticSpeechRecognition,ASR》是將語言信號轉變為可被計算機識別的文字信息,使得計算機可以識別說話人的語言指令和文字內容的技術。
要想達到語音的完全識別是非常困難的,必須經過參數提取、參考模式建立、模式識別等若幹個過程。
隨著研究人員的不斷研究,使用了傅裡葉轉換、到頻譜參數等方法,語音識別度也越來越高。
15、語音合成技術
語音合成技術《TexttoSpeech,TTS》,是指人工合成語音的技術。
達到計算機輸出地語音可以準確、清晰、自然的表達意思。
一般方法有兩種:一是錄音/重放,二是文-語轉換。
在虛擬現實系統中,語音合成技術的運用可以提高系統的沉浸感,同時彌補視覺信息的不足。
16、眼動跟蹤技術
眼動跟蹤技術《EyeMovement-basedInteraction》也稱之為實現跟蹤技術。
它可以補充頭部跟蹤技術的不足之處,這樣即簡單有直接。
17、三維全景技術
三維全景技術《Panorama》為現在最為流行的視覺技術,它以圖像繪制技術為基礎生成具有真實感圖像的虛擬現實技術。
全景圖的生成,首先是通過照相機平移或旋轉得到的一序列圖像樣本;再利用圖像拼接技術生成具有強烈動感和透視效果的全景圖像;最後在利用圖像融合技術使得全景圖給用戶帶來全新的現實感和交互感。
該項技術利用對全景圖深度信息的提取來恢復實時場景的三維信息建立模型。
方法簡單,設計周期縮短,使得費用大大降低,且效果更加,故目前較為流行。
2016年都被稱為『VR/AR』元年,聽起來都很科幻,不過卻實實在在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你能分清楚嗎?
哪一個讓你感覺更真實呢?
選好了嗎?
其實
前一個場景是借助了VR技術
而後一個用的是AR技術
V
R
VR=Virtual Reality
虛擬現實
3D世界/沉浸感/全景觀看
VR是Virtual Reality的縮寫,即虛擬現實。
技術上講是虛擬世界,與以往的電影、遊戲所不同的是,這個虛擬世界是三維的,讓小夥伴們產生一種『沉浸感』,通過肢體動作、視聽感受,與用戶產生多方位的互動。
但無論多麼逼真,所有的場景都是由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實現的,讓使用者以第一人稱視角進入內容當中,創造360度的無死角沉浸感。
簡單來說就是讓你處於一個虛擬世界,理想的效果是形成的虛擬環境會讓人難辨真假。
VR與3D技術不同,前者不僅擁有3D的視覺效果,還能進行人機互動,一切仿佛真實地發生著。
小夥伴們來看一下。
AR
AR=Virtual Reality
增強現實
無縫集成/超越現實/實時互動
AR全名Augmented Reality,翻譯過來就是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完全有計算機模擬不同,AR是基於現實場景的內容添加,是真實世界和虛擬的信息集成,具有實時交互性,並且是在三維尺度空間中增添定位虛擬物體。
如前段時間非常火的AR遊戲Pokemon GO,就是在你家的地板上突然出現了一隻皮卡丘。
讓我們看看magic lab的magic leap AR效果。
所有的場景都是真實的,隻是在場景中添加了虛擬的元素。
是不是特別科幻呢?!
簡單區分VR和AR
其實區分VR和AR又一個很簡單的規則,VR需要一個全覆式的設備或是頭盔,又或是眼睛來提供沉浸式的體驗。
而AR則是需要能看到真實的場景,從而在真實場景上疊加信息,是一種現實與虛擬的混合。
一句話說清VR、AR的區別:
VR是虛擬現實,AR是增強現實;
VR=虛擬世界,AR=真實世界 + 數字化信息;
VR是各種資源,你懂的,AR是鋼鐵俠;
對於這些觀點,不知道你怎麼看?
留言說說~
喜歡我就關注我喲!